导语
如何做好防护,远离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一线。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疫情面前都要谨慎和小心,积极配合开展防治工作,注意自我防护。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丁向春,让他来告诉大家该如何“做好防护远离感染。”

Q:目前感染科常见的疾病都有那些?
A: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病”与“传染病”概念不清是当前综合医院感染科学科建设发展局限的根本原因。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及国家卫计委二级及以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展规划中关于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综合医院感染科必须以“大感染”的理念学科建设学科,即:综合医院感染科必须能够承担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疾病(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置了包括:肝病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病房(分为肝病病区和呼吸道等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发热待查病区)。肝病门诊主要诊治以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疾病为主的各类肝病;病房肝病病区,主要以收治重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炎肝硬化相关并发疾病(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为主;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及发热待查病区主要以收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细菌性痢疾、伤寒、布鲁氏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艾滋病和多药耐药的感染性疾病为主,同时并负责承担着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救治、医院感染的防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等业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目前已经率先在宁夏地区基本实现了“大感染”学科转型,基本实现了肝病和感染病两大中心建设构架,已能同时满足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Q:这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疾病科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A: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承担过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流”、2018年的“乙脑”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处置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救治经验。在2019年12月底通过网络了解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科室借敏锐的专业洞察力,意识到今年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失万一”的思想,未雨绸缪科室在2020年元旦假期后立即与医务处、预防保健科、应急办、院内感染科、护理部等多部门沟通,于2020年1月6日在发热门诊进行了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实战应急演练,对演练过程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剖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事实证明疫情真的来了。2020年1月下旬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呈现出全国蔓延态势。作为主战场的科室在此危难之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临危受命,全科医护人员坚决共进,请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室在疫情初期立即开展了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梳理制定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诊疗流程。全科医护人员全员参与到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工作。目前科室发热门诊已筛发热患者查近2000人,收治、留观患者200余人,其中发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例,参战医务人员零感染。

Q:如何正确做好防护,远离感染?
A: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
1.注意居室通风,以15—30分钟为宜;
2.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3.注意饮食结构,多饮水,均衡营养,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商场等,尽可能不与河北武汉等外来人员聚餐、聚会等;
5.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发烧、干咳、乏力、胸闷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可隐瞒病史延误诊治;
6.发现周围人出现发烧、干咳时要立即上报;
7.遵守传染病防控相关法规。
丁向春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临床专业
博士生导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宁夏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医师学会感染病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炎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协作组委员、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肝博士》和《宁夏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和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主攻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效抗病毒药物、病毒耐药机制、肝纤维化发生、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慢性肝病的新型诊断及救治技术等的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收录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