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这群住在我们身体里的“小居民”,其实是我们健康生活里的重要角色,拥有超乎大众认知的能力,除了帮助我们吸收营养,还能调节免疫、新陈代谢及合成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
肠道菌群在我们身体里一直保持着平衡状态,当各类因素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如同交通乱了节奏,健康亮起红灯,将可能引起胃肠道、免疫、代谢、精神等多方面疾病。而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一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治疗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这是一项安全、低风险的医疗新技术。

FMT适用于哪些患者?
01复发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CDI)
02难治性肠病,如炎症性肠病(IBD)
03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04肠易激综合征(IBS)
05功能性便秘
06难治性肝病,如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酒精性肝病等
07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自闭症
FMT如何进行?
FMT的关键步骤包括供体筛选和管理、粪菌液制备、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及长期随访评估。
01供体筛选
F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赖于供体,合适的供体筛选与管理程序至关重要,才能保证供体的生物安全性。筛选过程包括问卷初筛、现场面试、全面体检及医学核查4个阶段。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肠道稳态与慢病防治创新团队共同合作,从宁夏医科大学在校健康大学生中筛选优质供体,排除传染病、代谢病、过敏史等风险,通过宏基因组检测评估供体菌群多样性,确保菌群“高活性、高稳定性”。

02菌液“量身定制”
采用自动化制备系统,30分钟内完成菌液提取、纯化及冻存,保留95%以上菌群活性。

03肠菌移植
可通过胃镜、鼻肠管、结肠镜、经内镜结肠植管(TET)等方式将菌液移植入患者肠道内。

04长期随访
移植后3-12个月持续随访,动态监测菌群变化及临床疗效。
FMT治疗流程
门诊评估:消化内科门诊初步筛查适应症,完善肠道菌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
供体匹配:根据患者疾病特征选择最佳供体菌群;
预处理准备:移植前2天进行肠道清洁及饮食调整;
移植实施:经内镜或鼻肠管途径进行肠菌移植;
疗效追踪:通过症状评分、菌群测序等多维度评估效果。
我院消化内科已开展72例临床数据证明了FMT在难治性胃肠病及肝病中的价值。消化内科主任杨少奇介绍“我们正探索‘菌群-宿主’互作机制,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精准化、个性化肠菌移植,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咨询电话:0951-6743234
专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