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哈春芳:医路繁花 初心隽永

发布人:宣传统战科 作者:魏洁 图片:魏洁 文章来源:科研处 点击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说过这样一句话:医院没有形成科学的技术体系,管理无论多么先进,服务无论多么规范,医院也难以实现健康发展。

“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也说出了我的心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临床方面脱颖而出,就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当患者有妇科方面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我们做到了这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主任哈春芳坦言,之所以能做到,就是通过人才培育和储备,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为科室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拥有高层次人才团队,博士8人(在读4人)、硕士14人、硕博占比81.5%;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1人;住培导师8人,住培带教老师13人。

搭建平台成就妇科最强“天团”

10年前,哈春芳接手妇科时,正值科里老主任们退休,除一名主任医师外,剩下都是主治医师,想选拔一个人当医疗组长都很困难,培养高层次人才,助推科室发展迫在眉睫。

专科能力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临床专科能力是带动诊疗水平提升、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秉着这样的发展思路,哈春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即“以搭建平台为抓手,循序渐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内外联动凝聚合力,多点出击促发展”。

“有了过硬的医疗本领、掌握高精尖技术,才能承担科室临床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哈春芳接手妇科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搭建平台。

“最开始搭建平台时我们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就是学科已建起硕士学位点,科里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但要想实现科室高质量发展,就要以学位点建设为平台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科研水平。”哈春芳首先从自身做起,攻读博士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同时,带领全科医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能力建设。2014年带领妇产科团队通力协作创建了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妇产科博士学位点,自己成为首个科室博士生导师;2019年借助此平台,每年培养博士生2—3人,硕士生3—4人,建设具有一定层次的科研人才梯队,为学科建设的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

临床与科研相得益彰

“临床上,经验性的东西有时是不可靠的,需要有科学的验证。”因此,她要求科室的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科研,为临床问题寻找更精准的解决办法,做到科研服务于临床。

“过去因为患者多,临床工作特别忙,对科研没有那么重视。哈主任结合科室临床医生的优势帮助大家确立亚专业的研究方向,大家白天上临床,晚上做科研。我们逐渐感受到临床工作与临床科研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养成科学的科研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该科室主任医师李妍坦言。

“手术是一门艺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刀口要齐,缝合要好,疤痕要小……最早我们基本上都是开腹做手术,后来引进腹腔镜技术实施微创手术,现在发展到对常见病做单孔腹腔镜技术,开启了妇科微创手术的无疤痕时代,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爱美之心。”哈主任介绍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诸如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需要精细手术,这就要借助更先进的设备。自医院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妇科借助该技术已经做了300台复杂手术。如今,毫不夸张地说,放眼西北地区,宁医大总院的妇科水平是领先的。”

精益求精再创辉煌

在学科带头人哈春芳教授带领下,宁医大总院妇科在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宁夏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相继成立。

整合宁夏地区临床及科研力量,在全区建立人才培训网络系统及妇科质控中心,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强合作,将国内外前沿知识与技能引进并及时推广,先后在全区推广普及了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宫颈癌筛查与治疗、女性生育力保护、宫腹腔镜等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实现了该领域基础微创手术从无到蓬勃发展。连续8年举办妇科微创手术技术与防粘连高峰论坛、妇科新进展及热点问题研讨会,多途径提升妇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

同时,哈春芳连续8年牵头举办全区妇科手术腹腔镜视频大赛,助力县乡级内镜水平的提升和普及。目前,她带领团队承担科技惠民项目6项,其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获得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三等奖。她所在科室社会影响力在西北地区稳步提升,本人也成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西北地区唯一的常务委员。

分享:


上一篇:【新闻动态】为方便患者就医 我院调整院内车位给患者
下一篇:【新闻动态】我院康复医学中心吞咽团队在“西北地区吞咽障碍病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