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脑卒中大会”暨“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管理论坛”与5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做了重要讲话。陈竺部长指出:提高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发现识别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建立“院前预防筛查、院中合理干预、院后疾病管理”一体化连续性服务模式,构建综合性防治体系,可以大幅度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急性脑血管病不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上讲,还有一“高”,就是经济负担高。
部长在发言中还指出:目前,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回避的是,对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来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国广大民众,包括相当部分医务人员、卫生行政管理者,对于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重视不够,相应的健康知识宣教也没有跟上
其次,我国当前脑卒中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脑卒中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在脑卒中的不同阶段,实施连续性预防和干预措施。特别是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连续性服务模式建立中,筛查与防治方法、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最后,陈竺部长关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特别是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有关工作,做了以下部署;
构建防治体系,探索慢病防治新途径。
防治关口前移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建立多机构、跨学科、多部门的协同防治和科研机制。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我想在这里强调,人才是科学防治慢病最重要的基础。
广泛开展高危人群筛查。
加大心脑血管病贫困患者的救助力度。
本次大会授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2家医院为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办公室